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——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解读(上)
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    靳乐山
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战略,共分为五个方面,其中第二项即为生态宜居。本课程依托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(2021-2025年)》文件,对其战略定位进行系统阐述,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。
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——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解读(下)
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    靳乐山
本课程依托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(2021-2025年)》文件,介绍了重点建设内容,明确了工作原则,阐明了实施的融资机制,论述了其管护机制,并通过具体案例总结出问题治理的相关经验。
民宿产业提档升级,助力乡村振兴——《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解读(上)
清华大学文化产业规划设计院院长/教授    李季
民宿是指利用民居等相关资源,主动参与经营服务,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、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。民宿是我国旅游的重要业态,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,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。本课程阐述了《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的主要内容,介绍了基本原则、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。
民宿产业提档升级,助力乡村振兴——《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解读(下)
清华大学文化产业规划设计院院长/教授    李季
本课程说明了乡村民宿开发建设指南,详细分析了项目选址、定位、设计、建设等一系列民宿开发内容;对国内外民宿发展案例展开分析,以中国台湾、日本、英国民宿为例,介绍其各自的发展历程、民宿政策与民宿特色,并对莫干山民宿进行了详细介绍,阐述了其地理区位、开发主体等一系列可供借鉴的要点。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(上)
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(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)执行院长    毛锦凰
 
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(下)
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(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)执行院长    毛锦凰
 
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解读(上)
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    李春顶
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,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。本课程首先重点探讨了数字乡村的内涵、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及重要性、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文件;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;最后进一步解读了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的总体要求和部分重点任务。
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解读(下)
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    李春顶
本课程首先继续解读了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;其次介绍了美国、日本、英国、法国的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经验;最后强调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补足短板。
激发乡土文化活力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——《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》解读(上)
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    祁述裕
本课程阐述了《意见》出台的背景,包括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等;然后,介绍了《意见》的基本理念,包括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;最后,讲述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:创意设计。
激发乡土文化活力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——《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》解读(下)
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文史部创新工程首席专家    祁述裕
本课程首先继续阐述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演出产业、音乐产业、美术产业、手工艺等重点领域;其次,提出了支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:一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;二是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;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;四是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。
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,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——习近平总书记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学习辅导(上)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/教授    郑风田
本课程以该书为核心,介绍了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,并阐述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。
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,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——习近平总书记《论“三农”工作》学习辅导(下)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/教授    郑风田
本课程以该书为核心,阐述了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,介绍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“三农”工作实践的途径,并就本书的重要文献作了简要介绍。